-
学院概况
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学院荣誉 -
师资队伍
师资概况 教师介绍 教师风采 -
教学科研
教学工作 学术动态 科研成果 质量工程 学术机构 -
科研平台
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 成都市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基地 开云在线注册生态法治研究院 开云在线注册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-
党建工作
党委简介 党建动态 理论学习 群团工作 -
联系我们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
邮编:610100
电话:028-84825088
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年3月,是由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演变而来。学院坚持“马院姓马、在马言马”的鲜明导向,坚持政治建院、教学立院、人才兴院、科研强院、文化育院、制度治院、服务荣院的发展思路,坚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,坚持守正创新,努力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5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9人,讲师16人,助教7人,博士5人,在读博士4人。学院拥有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家组成员3人、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、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、5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“百人专家库”成员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、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4人、四川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、川旅英才计划2人,硕士生导师2人。
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和教学科研科,按课程设有7个教研室(6门思政课、“红色四川”特色课程),和2门选修课程(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),1个德育教育研究中心,每个教研室(中心)设主任和秘书各1名,成立有教学工作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、教学督导小组、师德委员会等教学科研管理组织。
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,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,建构有“一师(诗/思/史/事/势)一课”教学体系和“马在旅途3311”实践教学模式,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2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,思政课和“美丽四川”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,6门思政课全部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8年被学校确立为首批5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,逐步凝练出红色文化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社会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、廉洁文化5个特色研究方向,现拥有1个省级研究基地——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云在线注册研究基地,1个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—四川红色文旅研究中心,1个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——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基地。近5年,立项部级5项,省级8项,出版专著13部,1部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;3人次著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;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,一等奖1项。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
邮编:610100
电话:028-84825088